55歲張姓油漆工因為走路像中風、常跌倒,手顫動, 10年前診斷出罹患巴金森氏症,服藥控制 7年後效果變差,今年 2月接受深層腦刺激術,終於能好好活動,不再出現像起乩般的異動症。
台中榮總神經醫學中心主任張鳴宏指出,巴金森氏症是腦部多巴胺神經系統退化,導致肌肉活動協調異常,出現動作慢、肢體顫抖、僵硬、平衡差及步態不穩等,常合併便秘、頻尿、憂鬱焦慮、衝動、認知功能退化、睡眠障礙等症狀。
台中植牙
早期病人大多能服藥減緩症狀,控制良好,但巴金森氏症是進行性的神經退化疾病,多巴胺神經陸續死亡後,中後期的病人藥效愈來差,調整藥物後無明顯改善,中榮神經科醫師潘思延與郭怡真表示,因此可評估接受深層腦刺激術,將附有微小電極的導線植入腦內,經由皮下延長線連接鎖骨附近的神經刺激器,電流刺激腦視丘腦下核,調節運動功能,改善症狀。
台中榮總腦腫瘤神科主任李旭東說,深腦刺激手術平均可減少 40%? 60%異動症、改善 30%? 50%運動功能,及減少約 40%藥量,患者愈年輕、病齡愈短、病程在 2至 3期者效果愈好。
台中植牙
李旭東提醒,深腦刺激術現在有健保部分給付後,自費降為 50、 60萬後,但並非所有患者都適合接受手術,也無法治癒疾病及改善所有症狀,像是平衡及步態不穩、吞嚥困難、流口水、頭暈、憂鬱、認知功能退化等症狀,手術本身仍有相關風險,所以是否適合接受此治療要醫師評估,及考量個人需求。
台中榮總從 2015年至今有 20患者接受深腦刺激術,大幅改善病情,年今年成立失智暨巴金森症醫療中心,進行更完善巴金森評估系統及相關衛教,讓患者生活更有品質。
【植牙簡介】植牙是什麼?
植牙手術的發展流程
現代植牙手術的進步,植牙儀器大約50多年前(西元1965年),植牙發明者Branemark博士在多倫多大學發表了一項非常成功的植牙技術,從此開啟了現代植牙的大門。而人工植牙也就大大影響了缺牙的臨床治療,以往多是配戴活動假牙或是牙橋,而後來因為植牙的方式可以獨立支撐,所以免去犧牲其他牙齒的可能性,故此方式植牙推薦最為廣泛。
台灣在20多年前開始引進植牙技術,經過多年植牙醫師們的臨床經驗,以及植牙技術、相關植牙儀器設備的進步,目前國內植牙手術的方式已經相當純熟,甚至幾乎是治療缺牙的首選,植牙中心在台中植牙的經驗豐富,廣受患者推薦。台中植牙價格
人工植牙手術方式
在缺牙的地方植入一顆人工牙根便是人工植牙,缺牙的原因有很多,舉凡外傷、口腔疾病…等因素,根據缺牙的原因也會影響植牙術前的前置作業。在前置作業後會將鈦金屬製成的人工牙根植入骨內,選用鈦合金的原因是跟人骨的相容性較佳,不會產生排斥作用。
植牙前推薦需要詳細評估
而植牙手術後的恢復是依據植牙部位、患者的身體狀況......等情況也會有差別,通常下顎需要三個月;而上顎則是四個月就可以骨整合,也就是人工牙根與骨頭緊密接合,最後才會接上假牙,植牙前與牙醫師進行詳細評估,以了解自身情況有無需要調整植牙方式或其他額外植牙前治療。